– 密城青少年心理及情绪健康讲座纪实
2018年12月9日下午,密城华人社区关注华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讲座在Marquette大学的阶梯教室如期举行。讲座由MCCC联合MACCO, UCA WI, UCA IL(美国华人联合会)举办,邀请了华人心理专家与大家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及实际案例,针对华裔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华人父母对青少年子女心理及情绪健康的关注、并帮助父母了解有效的应对方式。
这个热点话题,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能容纳近百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家长们认真聆听座谈并积极参与讨论。
会议伊始,MCCC主席兼Elmbrook学区校董孙建国分享了Elmbrook学区的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学区每年有近10%的学生因为心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干预,这个长期被华人父母忽略的领域,需要大家重新审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围绕着这个话题,Calvin Li纪念基金的李秋波博士着重于孩子成长的情感需求跟大家进行了探讨。
华人父母往往注重于孩子的身体健康,经常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诉求、情感需要。近年来,华裔青少年因为心理问题频频自杀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华人家庭普遍重视学习成绩,来自父母的高期望,严要求,兼自学校与社会的文化差异、种族歧视,给孩子们带来了双重压力甚而导致心理焦虑、抑郁症状。而这些状况往往被优秀的学习成绩掩饰,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重视。李秋波博士就安全感、身份认同感和个人价值感展开讨论了孩子们成长中的情感需求。 在此过程中,他还分享了自己痛失爱子后的思考。 十八岁的儿子因为车祸去世,作为父母自己之前的种种严格要求,相对于生命的消逝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作为父母,应该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自己的孩子,接纳他们的不完美,肯定和欣赏他们的优点。李博士的感人肺腑之言,足以警醒各位父母,多些陪伴与尊重,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协助他们找到自己在群体、社会的身份认同感。
李博士同时提醒华人父母不要忘记我们的孩子首先是美国人,这里是他们从中成长的地方,他们的家。
接下来,来自圣母大学,从事心理研究和大学生临床心理咨询的谢维扬博士,从专业角度和自己从业经历为大家分享了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生理原因,她认为帮助孩子们在青少年时期建立心理韧性 (经历艰难、困难后的“反弹”能力)能够有效地预防大学和成年后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而对心理韧性建立有至关重要影响的一种能力就是自我同情 (Self-Compassion)。这种能力的缺乏会直接导致情绪管理困难,从而引起焦虑、抑郁、自残等种种心理问题。谢博士还为帮助孩子培养自我同情能力给在座的父母们提供了可行的建议:多些言语上的直接认可、爱的表达;避免自我批评/评判 (sefl-critical/self-judging)。
谢博士还当场用两个水瓶做了个实验,装满水的水瓶一挤压水就溢出来,而不满的水瓶挤压后就不会溢水。说明每个孩子的心理韧性(反弹能力)程度是不同的。
同时谢博士还提供了一个自我同情测试量表,感兴趣的父母及孩子可以测试一下,链接如下:
http://self-compassion.org/wptest/wp-content/uploads/Self_Compassion_Scale_for_researchers.pdf
随后,来自密城的钟广昌博士,侧重介绍了心理及情绪健康服务系统的概况并提供了心理健康咨询与帮助的当地资源。 目前大多数的保险计划都有涵盖精神健康保健,保险额度不低于身体医疗保险额度。当地的州、郡、市及社区都有这方面的免费资源,甚至大家所在的学区、刑事司法系统,都可以提供资源及帮助。
钟博士还分享了自己与孩子良好有效沟通的经验供大家借鉴。
讲座主办方还为大家提供了当地还有威州华人心理健康互助微信群,欢迎有需要的父母及孩子加入。
讲座最后的提问时间,各位嘉宾们进一步和与会父母进行了交流和互动。他们的专业与经验实用有效,内容精彩,让大家耳目一新,相信许多到会父母受益匪浅。
(本报记者 八月 报道 / 摄影 八月 朝晖)